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学习活动

理论园地

习近平论文化

发布日期:2023-06-12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浏览次数:[]

VW001.039.20230120.001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兔被称为瑞兔、玉兔,代表着机智敏捷、纯洁善良、平静美好。吉兔呈祥,象征中华大地愈发安宁祥和、生意盎然、朝气蓬勃。在农历兔年,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像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在各行各业竞展风流、尽显风采。

习近平2023年1月20日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VW001.039.20230131.001

中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传统友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欢迎你们高中毕业后到中国读大学,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匈牙利青少年喜欢上中文、学习中文,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当今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努力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习近平给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的复信,据新华社北京2023年1月31日电

VW001.039.20230207.001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习近平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VW001.039.20230207.002

由于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也主要是欧美国家和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文明就是现代文明。实际上,世界文明是多样的,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习近平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VW001.039.20230207.003

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VW001.039.20230207.004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让全体人民始终拥有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要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VW001.039.20230220.00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现在,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习近平给希腊学者的复信,据新华社北京2023年2月20日电

VW001.039.20230220.002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各种文明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相信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一定能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习近平给希腊学者的复信,据新华社北京2023年2月20日电

VW001.039.20230220.003

知古鉴今,继往开来。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中希文明蕴含的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科学观、文化观等博大精深、历久弥新,一定能够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精神指引。

习近平给希腊学者的复信,据新华社北京2023年2月20日电

VW001.039.20230315.001

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习近平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30315.002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习近平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30315.003

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习近平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30315.004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习近平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30403.001

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通世界。从开辟古代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交流跨越千年、相互欣赏,书写了互学互鉴的历史佳话。去年底,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决定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阿关系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希望更多阿拉伯艺术家来华采风,以大美之艺创作更多促进中阿文化交流的艺术作品,分享在中国的经历和感悟,让更多阿拉伯朋友感受中国、了解中国,同中国人民一道,共同谱写新时代中阿文明交流互鉴新篇章。

习近平给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的复信,据新华社北京2023年4月3日电

VW001.039.20230425.001

亚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并保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2019年,我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倡议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4年来,各方积极响应、共同努力,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为保护人类文明精华作出亚洲新贡献。

习近平2023年4月25日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的贺信

VW001.039.20230425.002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加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深化亚洲文明交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中国愿在联盟框架下,同亚洲各国携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习近平2023年4月25日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的贺信

VW001.039.20230505.001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型婚育文化,推进婚俗改革,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

习近平2023年5月5日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VW001.039.20230516.001

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习近平2023年5月16日在考察运城博物馆时的讲话

VW001.039.20230516.002

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习近平2023年5月16日在考察运城盐湖时的讲话

VW001.039.20230517.001

陕西要用好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习近平2023年5月17日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VW001.039.20230519.001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过“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的诗句。

习近平2023年5月19日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30519.002

中方邀请中亚国家参与“文化丝路”计划,将在中亚设立更多传统医学中心,加快互设文化中心,继续向中亚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中亚国家高校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办好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和中国-中亚媒体高端对话交流活动,推动开展“中国-中亚文化和旅游之都”评选活动、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

习近平2023年5月19日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VW001.039.20230519.003

我们将全面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积极开展体育、考古、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办好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活动,推进互设文化中心,扩大人员往来,鼓励青年交流,共同实施“文化丝路”计划。中方愿继续向中亚国家青年学子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在中亚设立更多鲁班工坊、传统医学中心,帮助各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2023年5月19日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


打印    收藏

上一条:习近平论文化(二)
下一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关闭